公众号粉丝有什么用?就是问题,我们要搞明白
1、个人储备的信息,知识,经验,纯原创内容,输出给用户
2、外部信息,新闻,故事
3、对原始信息再加工,分析公众号 自媒体,翻译,转述,拆解等
第一种不涉及版权,生产难度高,大量的运营者在初期都使用这种方法,但是往往由于知识储备量不够或输出匮竭等问题,转型成后两种。
第二种一般是原始信息公众号 自媒体,比如一件热点事件的爆发原点,被第三种运营者加工后发酵,大众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一个信息的传播中。
目前绝大多数运营者都选用第三种方式,因为节省了内容生产成本及时间成本,同时依旧具备了原创性及高价值性。
公众号内容是原创,意味着这个公众号是独特性的,独特性是用户关注的理由之一。
非原创,主要包括搬运、抄袭和洗稿等。
首先我们要知道,做公众号不是搞文学创作,行业不是传统媒体,是一个被高度商业化的一个产业,所以很多运营者会选择这种捷径。
微信生态里每天在生产着大量的情感、文摘等内容,由于这类文章数量庞大,题材丰富,所以供抄袭者的选择性很高。
当A的文章成为10W+爆文之后,意味着这篇文章的选题/内容/标题很好。经过B抄袭/洗稿后,B的文章也有很大机率成为10W+爆文,甚至更高。
这意味着,抄袭/洗稿既有可能成为爆文,又降低了生产成本,一本万利,所以有很多人干这事。
当然,如果获得了原作者授权,以转载形式发布也可以。但是用户不是傻子,如果一个号每天发布的都是转载过来的内容,用户没理由关注二手货,肯定会关注原创号。
3 涨粉
第一个问题,我们要搞明白,公众号粉丝有什么用?
粉丝就是用户,用户浏览某个公众号,也就能接收到运营者传递的任何信息。
这种信息可以是免费的内容,可以是收费的服务。可以是免费的内容中植入了贴片广告,可以是微信广告主系统派发的广告,也可以是广告主投放的硬性广告。
粉丝进行浏览、点击或付费,运营者就可以获得收入。理论上讲,粉丝越多,浏览量越大,运营者获得的收入越高。
其次,公众号是可以售卖的。
10万粉丝的公众号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卖出10万-50万元,这个价格的计算方法也很简单,某个公众号一年营收多少,就能卖出多少钱。
第二个问题,我们要搞明白,粉丝从哪里获得?
首先得有一批种子用户,可以是微信好友们关注,可以是其他渠道沉淀下来的客户群体。有了种子用户,才能把公众号的内容传播出去,种子用户越多,传播量越大。
获得用户其实很简单,这里讲一个案例。前些天我写了篇文章《哪里能买到N95和医用口罩?这份攻略能帮到你》,留言区告诉大家需要VPN可以加我微信,一天下来数百人加我。这种方式就是,在网上分享资源,获得种子用户。
目前,主要有两种涨粉方式,自然增长和外部干预。
粉丝看完公众号的内容,将内容分享给好友/朋友圈/微信群,二度用户也能看到并转发传播出去,并且关注,依次循环,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粉丝叫做自然增长。
目前主流的方式有帐号互推吸粉、投放广告吸粉、策划活动吸粉和线下渠道涨粉等。
因为每个运营者能采取的涨粉方式不一样,所以会存在五花八门的涨粉方式。首选方案是,哪种方式增长更快,就选择哪种方式。第二方案是,哪种方式性价比更高,就选择哪种方式。
4 营利
在我2018年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报告中显示,公众号的营利方式还是比较多元化的。
流量主收入:
公众号系统自带的一种功能,广告主在公众号中投放广告,公众号粉丝点击该广告,公众号就能获得流量主收入,运营者可以提现。
不过如果公众号粉丝数很少,那么阅读数和广告曝光数就会很少,获得的流量主收入是非常少的。即便是我这个号,将近15万粉丝,一个月的流量主收入都不够公司半天开销。
商业广告收入:
广告主找公众号投放广告,联系到公众号运营者后投放,方式以文案文章为主。
作为运营者要理解,广告主通常只有三种目的,希望获得曝光,希望获得用户,希望获得转化。
粉丝为广告主的广告买单,广告主挣到钱,运营者就能挣到钱。
产品/业务/服务收入:
公众号运营者拥有产品/业务/服务,将这些项目提供给粉丝,从而营利。
卖货、卖书、分销、卖课、卖产品、卖工具等等形式都属于这种,和上面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产品是运营者自营的。
但是要做好这点,需要运营者有稳定的产品和强大的运营团队,绝大多数公众号在这方面还在试水,只有少部分头部大号做好了这点。